1969年肖全夫拒绝向苏军坦克开火,陈锡联大怒:我的命令都不听?
1969年3月13号,珍宝岛那边的冲突已经闹腾了十一天,眼看越来越紧张。沈阳军区的副司令肖全夫亲自跑到前线去了,现场坐镇指挥。
半夜时分,三辆苏联造的T-62坦克慢慢地从河上开过来,后面连个步兵的影子都没有,直接朝着我们军队的阵地冲过来,形势非常危急。肖全夫赶紧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军区司令陈锡联,陈锡联马上下令:“把他们的坦克干掉!”
肖全夫想了想,然后说:“咱不能动手。”
当兵的就是要听指挥,但肖全夫这回却对上级的命令说了“不”!
陈锡联有点生气地说:“都到了阵地边上了,要是还不动手,敌人就要直接扑到我们面前了。”
肖全夫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咱们不能动手,他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那块阵地。”
陈锡联一听这话,火气直往上冒:“我的话都不管用了是吗?万一战场上出了问题,可别怪我军法严处!”
肖全夫到底是个啥人物,咋就敢一次次不听陈锡联的指挥呢?他这底气到底是打哪儿来的?
【战火浇筑出的双全战士】
1916年,肖全夫在安徽省金寨县呱呱坠地。到了他13岁的时候,家乡闹起了立夏节起义,随后,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在家乡成立,红色根据地也建了起来。
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,肖全夫自然而然地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成了一名令人敬佩的革命战士,跟着队伍到处打仗,南来北往。
在长征路上,肖全夫因为打仗特别勇敢,被挑中去总部,做了手枪排的排长,守护着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电台的安全。但他没觉得自己光站岗就行了,在保护电台的同时,肖全夫还下功夫学电台的知识,后来成了我军里少有的懂电台技术的高手。
1933年,四川的“剿总”头头刘湘,调动了二十万大军,分成六支队伍,对红四方面军又是围又是追,天上地下炮火连天,想一下子把他们吃掉。
肖全夫碰到了敌人的飞机轰炸,一块炸弹碎片把他右腿上的肉给削掉了。因为没有足够的消炎药,他的右腿开始大面积腐烂,总是有脓血流出来,而且他还发起了高烧,情况很严重。
碰到敌人围追堵截时,要想办法摸清敌人的动静,情报工作得做足,这才是冲出包围圈的关键。肖全夫深知这一点,他靠着超乎常人的毅力,不顾自己身上的伤,坚持干着复杂的电报解码活儿。他和电译组的伙伴们,每天能解码两百多份敌人的电报。这些电报,每一份对前线打仗的将士和总指挥来说,都超级重要。
不过,肖全夫在受伤生病那会儿,没得到好好的休息和医治,结果落下了很重的病根。他的右腿比左腿短了一截,还老是会感到又酸又疼。
肖全夫因为在长征时表现出色,被选送到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深造。学完之后,他自告奋勇去了晋察冀军区,在山阴县当上了区队长。那地方被日军围得严严实实,生活过得挺不容易。
肖全夫上任后,他带头带着大家去开垦荒地,还搞起了小工厂,赚了不少钱,让生活条件好了很多。连毛主席都夸他说:“肖全夫,真是个聪明人。”
在晋察冀军区的时候,肖全夫特别会打敌后游击战。他老是对周边的日军营地搞些“捣乱”袭击,日军一来扫荡,他就靠着熟悉的地形,领着队伍跟日军玩捉迷藏,把日军累得够呛。就这样,他还顺手端掉了五个日军据点。
得说说,电视剧《亮剑》里的孔捷这个角色,很大程度上是以肖全夫为蓝本打造的。孔捷在晋察冀那会儿的好多事儿,都是从肖全夫的经历里找来的灵感。
【忍无可忍,无需再忍】
在1967年到1969年期间,苏联军队总共16次闯进了我们的珍宝岛。他们不仅阻止我们的边防战士上岛巡查,还对在岛屿周边捕鱼的百姓动手动脚,甚至把他们抓起来,更过分的是,还用装甲车撞死了渔民。对于苏联的这些挑衅行为,我们国家为了不让事情闹大,选择了忍耐。但苏联军队看到我们这样,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了,珍宝岛上的紧张局势随时都可能爆发。
苏联媒体在见到中国撤离珍宝岛后,更是嚣张地在报刊上宣称:“中国人已经明智地撤离了达曼斯基岛(即珍宝岛),这恰恰证明了该岛归属苏联。倘若中国人还敢再次踏上达曼斯基岛,那么苏联军人绝不会客气,将用武力来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。”
为了保护边境上的老百姓和咱们的领土不被侵犯,我们国家打算重新开始在珍宝岛巡逻。中央军委对沈阳军区说:“要先礼貌待人,但也得准备好应对。不到万不得已不打仗,要打就一定得赢。”这十六个字就是给边境巡逻战士们的行动指南。
1969年3月2号,咱们中国的边防战士像往常一样出去巡逻,这次派了30个人,分成两队。当他们走到珍宝岛那边时,苏联军队很快就有了反应,派了70多个人,还带着两辆装甲车,飞快地朝珍宝岛冲来。一到珍宝岛的南边,苏军就摆开了打仗的架势,像是要把我们巡逻的小分队团团围住。
这时候,排长吴永高看到情况,心里头一点不慌,非常冷静。他赶紧把第一巡逻小组的人召集起来,打算就在那儿建个防御地方。可没想到,苏联军队突然间就开火了,让我军六个人受了伤,还有的不幸牺牲了。
在岛西边巡逻的班长周登国,一听到枪声,心里立刻咯噔一下,感觉事情不妙。凭借着多年打仗的经验,他猜到排长那边肯定是开火了。
但他没急着去帮忙,而是带着队伍悄悄绕到苏军背后,打算和排长一起行动。等周登国他们绕过去后,苏军边防小队的头儿伊万上尉和他的六个队员,全都被当场干掉了。
这场打斗持续了一个钟头,中国守边战士干掉了六十多名苏联士兵,而我们这边有十七位战士不幸牺牲。后来,两边的援军都赶到了,两边这才都停了手。
这事儿成了中苏边境争端加剧的引子,之后苏军竟然派来了50多辆坦克还有好多种大炮,对着我国的珍宝岛就是一顿猛轰。
听说这事后,肖全夫火冒三丈,立马亲自赶到北京总参谋部,汇报了苏联挑起的武装袭击事件,并且主动要求带兵,给这种行为点颜色瞧瞧。
【“不能打!”】
五林洞离珍宝岛特别近,也就大约十公里的路程,肖全夫特地选了这个地方作为军区的前线指挥中心。
3月2号那天打了一仗,苏军吃了败仗后,不甘心,就调来了好多部队,连带着火箭炮部队,都囤在了珍宝岛边上。咱们不怕他们来闹事,但苏联那武器太厉害,让人心里直发憷。咱们手里的火箭筒,那时候根本打不穿人家的T-62坦克装甲。
当时辽宁省军区作训处的头儿张书全,他是个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,从他的回忆故事里,咱们能感觉到那时候的紧张劲儿:“一钻进五林洞的地道里,我就听见电话一个接一个响个不停,还有电台嘀嘀嗒嗒发报的声音,战士们都是跑着走的,让人感觉战争下一秒就要打响。”
3月13号一大早,肖全夫副司令在战斗安排妥当后,亲自赶到前线209高地查看敌人的动静。他的到来,让守在那儿的士兵们都非常激动。
就在这时,三辆苏联坦克从乌苏里江冰封的江面上隆隆驶来,守在209高地的战士们立刻又打起了十二分精神。他们这里是战斗的最前线,万一肖全夫有个闪失,他们可怎么交代呢?心里这么盘算着,手里的枪也不自觉地举了起来。
咋了?别慌,又不是敌人开炮打过来了。”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的肖全夫,看到旁边的战士很紧张,赶紧安慰他说。
可光说不练解决不了眼前的紧急情况,三辆坦克就这么猛地朝阵地冲来,后面连个步兵的影子都没有,这让所有人心里都犯嘀咕,这三个“铁疙瘩”究竟想搞啥名堂。
看到这种情形,肖全夫不敢有丝毫松懈,连忙给此刻在北京的陈锡联司令打了电话。
陈锡联一听苏军坦克快要开到209阵地了,立刻大声喊道:“开火!”
陈锡联做出的选择自有他的道理,眼瞅着苏军的坦克都快贴到眼前了,谁心里也没底它会怎么动,为了安全,当务之急就是得赶紧把它解决掉。
肖全夫这会儿心里还在琢磨,那会儿坦克咋就没步兵跟着呢,“要是苏军摸透了咱们的阵地火力安排,他们咋不让步兵跟在坦克后头呢?那样岂不是能一下子就把咱们给收拾了。”
用计谋迷惑敌人是对的!肖全夫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道理,接着对陈锡联说:“不能硬拼!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我们的阵地。”陈锡联当然懂得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,不能死守命令,于是有些生气地说:“我的话都不管用了吗?要是战场上出了问题,我可要按军法处置你!”
肖全夫回答说:“咱们这么多年都是老战友了,你尽管放心好了!”
挂断电话后,肖全夫又回到前线,盯着那三辆坦克瞧。它们真像迷了路的苍蝇,到处乱窜,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摸清我军的火力点。
为了不让敌人摸清我军的火力安排,肖全夫决定利用苏军已经知道的火力点,把那三辆坦克赶走。就在这时,他的一个参谋跑过来告诉他,反坦克地雷已经送到了。肖全夫一听这消息,高兴地说:“太好了,这回我看那些俄罗斯人还敢不敢再开坦克来转悠了。”
【争夺侵略的罪证】
为了阻止苏军坦克再肆无忌惮地碾压我们,3月14号夜里,肖全夫指挥工兵把反坦克地雷悄悄埋在冰层下。可黑乎乎的地雷放在冰面上,怎么才能不被人瞧见呢?肖全夫想了个绝妙主意,用白毛巾把地雷裹起来,再松开引信,混在雪堆里。
现在咱们就等着苏军的坦克开到家门口啦。
15号那天,苏联的T-62坦克又出现了,直接冲向我军阵地,但我军不慌不忙,坚持着“太远的不打,看不清的不打,没信心的也不打”的原则,稳稳地应对着苏军的猛烈炮轰。
我军近距离,就十几米远,用无坐力炮和火箭筒猛攻,连85加农炮都推到了前线,形成交叉火力猛扫。炮兵部队也是火力全开,狠狠打击冲来的苏军。这一仗,干掉了六十多个苏军军官,还意外触发了反坦克雷,炸瘫了一辆T-62坦克。
周恩来听说苏联的坦克留在了我们的珍宝岛上,他立刻下命令说:“不管付出多大代价,都得把坦克抢回来。”因为这辆坦克不光是苏联侵略的明证,还是推动我国军事工业发展的好机会。
苏联方面也清楚这辆坦克对我军来说极为重要,所以他们想尽各种办法,打算把这辆坦克弄到手。
17号那天,苏联军队派了五辆坦克往珍宝岛冲,想把那边坏掉的坦克拉走,好掩盖他们侵略的事实。不过我军很快就发现了,马上调来了前线的火炮,对着他们就是一通炮轰,把他们给拦了下来。
当我们试着去把坦克拖走时,敌人开始用炮火猛攻我们,就连苏军也派来了狙击手,专门对付我们这些拖坦克的士兵。孙征民带着十个战友冲了上去,结果其中一个战友被苏军的狙击手打中了肚子,倒在了地上。孙征民见状,连忙爬过去想救他,可没想到一不小心踩到了苏军埋的地雷,结果这十个人全都没能回来。
看到没法把坦克拖走,苏军干脆就不靠近了,直接日夜不停地朝坦克开炮,直到把它打成火球,摆出一副“我拿不走,你也休想得到”的架势。
不过苏军这样开炮,他们倒不怎么在意,可肖全夫司令在前线看着真是心疼。作为军人,他深知武器装备的关键,咱们国家的武器已经落后了好久。今天这么好的时机,绝对不能白白浪费掉。
肖全夫为了让坦克不再留下,他告诉战士们,坦克上能拿走的东西都拿走。接着,我军增加了火炮数量,猛烈攻击苏军的火炮阵地。战士们不顾炮火连天,冲进坦克内部,一点点地搜刮,从潜望镜、通话设备、电动机,到陀螺仪、电源开关,只要是能卸下来的,都一一拆了下来。
直到珍宝岛冲突平息,到了4月27日那天,苏军的T-62坦克才被彻底拖离现场。
【后记】
珍宝岛事件一直是我们心里的一道伤痕。苏联军队仗着火力强、装备好,狠狠地压制了我们。就连为了拖走一辆坏掉的坦克回去研究,我们的战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牺牲了好几十个人。想想整场珍宝岛事件,中国军队总共才伤亡了71人啊。
肖全夫将军当年的那份气愤和无力感,真的让人难以忘怀。2005年,他老人家离世了,但直到最后,心里还惦记着国防工业的进步。现在咱们国家强大了,再也不用怕别国用武器欺负我们,完全有信心打败任何想侵犯我们的敌人。